2010年1月1日
雷松的e120频繁黑屏,尤其是雷达开启的时候,甚至达到几秒钟一次,连续多次,经过观察发现,显示没有问题,是背光的问题,表现是突然黑掉,然后猛的一亮,继而回复正常亮度。按照我的经验,应该是背光升压模块有问题,但是问过雷松的技术之后,有2种可能,一种是电压不足,一种是板子有问题,而且背光和电脑板是一张板,如果要更换,要一起换,如果真这样,成本就太高了,约了他们停泊在厦门的时候来检查一下。
2010年1月2日
早间,阴天有雾,可视距离不足2海里,通过海图和雷达确认,我们已经抵达金门水域,之前通过厦门顽石俱乐部的船长魏军了解到,金门水道是不可航行区,但是大小金门岛南侧航道的限制的并不是很厉害,我们在金门南侧2.5海里左右规划的航线,向北遥望,只有一个概括的轮廓,什么都看不清楚,真是遗憾,想象中的标语、碉堡之类都没有看到。这个区域是浅滩,渔船和漂子很多,船要躲避这些障碍,就需要经常变换航线,变换航线就会飘帆,天又开始下雨,频繁换帆操作也很不便,最后无奈,只好收帆,单纯靠动力前行,这样我们的速度又降低了不少。上午在vhf电台中收听到,厦门今天有场帆船赛,如果来得及,还可以看看,看这个形势,经过推算,恐怕是很难赶上了。船只不能走金门水道,我们规划了小金门同厦门本岛之间的一条航道,后来确认叫做大旦岛,本来以为距离跟厦门足够近了,应该是大陆的地盘了,结果刚驶过大旦岛,发现大旦岛上竖立着国民党的党旗,吓了一跳,难道又进入了台湾的地盘?本来想贴着厦门这侧悄悄经过便罢,谁知前面密密麻麻的鱼漂和渔船根本无法按照预定航线前行,之后向小金门方向不断的调整,越调整越心虚,生怕连船带人被掠去,再收押几天就更惨了,在紧张中,甚至把2条重叠在一起的渔船误认为军舰,想掉头回走,还是李强眼力好,也算镇定,认出那是渔船,另外同魏军也证实了一下,这条水道确实是台湾负责管理的,但是帆船可以通行的,一般不会管理的太严格,这样慢慢也就放心了,大概走了一半的行程,真的碰到了台湾的巡逻艇,并不是很大,安安静静的横在那里,也没有什么表示,我们大模大样的在它的前方经过,心里还不停的打鼓,后来听说,今天帆船赛期间,它也一直在那个位置监视着。风不大,雨点打在水面上,几乎垂直落下,伴着帆船驶过的尾迹和西面厦门岛边朦胧又鳞次栉比的大厦,很有一番意境。下午3点半左右,我们到达五缘湾大桥下,正值高潮后一个小时,我们帆船的桅杆顶部距离桥底大概只有50cm,因为vhf天线已经碰触到了桥底,大家还在小心翼翼观察的时候,后方一条游艇向我们驶来,这时,船长果断加速通过,道理很简单但是经验更重要,要是游艇驶过我们的时候,我们还在桥下,有可能兴起的波浪,会让我们的帆船起伏,从而会让桅杆顶到桥底而损坏。能判断很重要,能决断是更高的层次。当我们顺利停靠在五缘湾的时候,魏军已经在码头上等我们,还有大庆,香香等人,本来他们是要去参加今天赛事的晚会的,也因为我们耽搁了,直到安顿好我们的事情才离开,真的要谢谢厦门的这些朋友了。顺便提一下,五缘湾的新码头真的不错,比我们09年10月份来参赛时的临时浮码头好多了。晚上,有三位朋友要离开了,袁哥,任哥和小万。经过3天的颠簸,袁哥说已经尝到了航海的滋味,任哥有一个木石摄影工作室,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照片,小万1月4日有个考试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迎来3位新朋友,一位是大连的王波,携带了专业的拖钓设备;另两位是温州赶过来的小谢和小李,酷爱户外活动的发烧友,他们是临时决定要加入船队的。
海疆万里行航海日志10年1月1日-3日 舟山-厦门
2009年1月3日
我们继续做起航去三亚的准备工作。雷松的工程师来到,检查了e120,经过多种判断,我们基本确定还是电源的问题,因为连续7天的航行,都没有机会进行深度充电,都靠发动机自带的小功率发电机边用边补,而海图,雷达,AIS,自动舵VHF长时间工作的消耗是比较大的。因此我们计划在今后的行程中,尽量减少电力的消耗,以确保E120可以正常工作。新码头还没有正式启用,岸电还有些问题,还有油料补给等等都得到顽石俱乐部的魏军、小李和小罗的协助方一路绿灯。在厦门停留的时间是如此短暂,以至于很多老朋友想一起坐下吃个饭聊聊天都没有时间,这也提醒我们以后在制定航程计划时,时间安排上需要改进。由于桅杆高度的限制,我们这次启程等到了下午5点钟,这时候正逢低潮,船只驶出五缘湾大桥的时候,相差半米左右,安全出港。天渐渐黑,离开厦门的路线选择在厦门岛东侧的浅滩,直奔厦门港大船的航道,避开大旦岛东侧水道的极其多的渔网区,另外我们也不想再看到台湾的巡逻艇。我们仔细的研究了海图的路线,本船吃水在1米5左右,海图上标注的最低水深为2.1米,考虑到潮差,我们认为是可行的。果然是一路顺利,唯一一处最浅点确实是2米1,几十秒钟就过去了,有惊无险。当出港的忙乱结束后,夜晚从海上观赏厦门东部的夜景,真是灯火阑珊。一夜顺风顺水,海峡、海岛的激流令船颠簸剧烈,好在所有的新朋友都适应的很快,没有一人出现不适应,真是好事。